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研究院(原地勘局地质调查院、地质矿产研究所,有色局矿产勘查研究院,煤田局煤层气中心)
会员级别 :会员单位 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网址:
2023年7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研究院正式成立,由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新疆煤田地质局煤层气研究开发中心4家单位合并组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所属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自治区地质研究院下设机关党委(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矿产资源政策研究室、地质规划研究部、地质矿产研究部、矿产资源保护研究部、非常规油气研究开发部、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部。主要职责:(一)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区划研究,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理论研究等工作。(二)承担基础地质研究、成矿规律研究、新能源勘查开发研究、重大地质学科综合研究、境外地质矿产对比研究等工作。(三)承担地质工作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推广应用工作(四)承担地质工作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研究工作,开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研究。(五)承担地质成果综合研究,为地质工作规划部署和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六)承担地质勘查、地质服务、地学综合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七)承担国家、自治区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开展重点研发、重大科技、重大工程项目示范研究。(八)完成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地质局交办的其他事项。自治区地质研究院现有干部职工418人,其中在职职工195人,离退休职工223人。在职职工中管理岗位20人,专业技术岗位171 人,工勤技能岗位4人;硕士研究生42人,博士8人(含在读)。自治区地质研究院始终坚守地质报国的初心,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自治区地质勘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新疆煤田地质局煤层气研究开发中心四家单位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发现及参与发现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彩霞山铅锌矿、阿齐山铅锌矿、恰特卡尔铜镍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铍矿、哈尔达坂铅锌矿等各类矿床点405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18处,中型矿床38处,小型矿床47处,找矿效果显著。累计提交资源量金210.33吨,银2332.37吨,铜720.75万吨,镍42.68万吨,铅锌809.01万吨,氧化锂120万吨、氧化铍3.88万吨、晶质石墨154.36万吨。为新疆矿产资源储备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多项地质找矿和科技成果荣获国家、自治区和相关部委表彰。自治区地质研究院以打造全国知名的生产--科研成果集成示范地质研究院为目标,坚持“三性”基本定位和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强自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决贯彻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开展重点研发、重大科技、重大工程项目示范研究,致力于建设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地学人才培育基地、绿色勘查示范中心,努力将我院发展成为自治区公益地质工作的重要枢纽、自治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自治区地质业务合作的桥梁纽带和自治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