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昌吉地质大队(原地勘局第一大队、第十一大队,有色局七0一队)
会员级别 :会员单位 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网址:
按照自治区地勘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昌吉地质大队由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第十一地质大队和有色地勘七0一大队三队合并组建而成。2024年5月26日,自治区地质局对昌吉地质大队筹备组进行了宣布,目前筹备组已成立临时党委、临时纪委,筹备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积极推进昌吉地质大队组实工作。
一、历史沿革
(一)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一队)
前身是国家地矿部第一地质大队,因国家三线建设攀枝花铁矿,开发用煤能源保障,1964年在四川建队。1976年因东疆富铁矿会战,奉调进疆。1982年归属于新疆地质局。1996年成立金源公司,2002年金源公司出资成立鄯善宝地矿业公司,2012年11月宝地矿业公司从金源公司剥离,2023年3月10日宝地矿业在上证挂牌上市。2018年12月因事业单位改革,金源公司从一队剥离。在1996—2018年的二十三年期间,一队成功走出了“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发展道路。建队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等60多个省部级以上荣誉,2005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目前正开展第七轮全国文明单位复检工作。2013年获得全国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矿产勘查类第一名称号。
(二)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十一队)
成立于1965年1月,原为地质部西北地质局新疆分局第一地质大队。1982年1月更名为“新疆地质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建队58年来,发现评价了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新疆吐鲁番市小热泉子铜矿、新疆轮台县阳霞煤矿等大中型矿床25处。累计向国家提交资源(储量):金32.85吨,铜47.5万吨,铅30万吨,铁6.6亿吨,盐20亿吨,煤30多亿吨。先后荣获原地矿部、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全国矿联地勘协会首届百强地质队排序第40名;荣获“新疆358项目”地质找矿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二等奖”、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三)新疆有色地勘局七0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七0一队)
前身是1951年中苏金属公司下属的阿山矿管处地质队。1956年11月,在可可托海北疆地质探测大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七0一队,全称为“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地质勘探处七0一队”。之后名称多次更改。2003年,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60多年来,七0一队共在150个矿区对20余种矿产进行了勘查,提交各种地质报告300余份,发现和评价了阿斯喀尔特大型铍矿,达尔恰特、阿克不拉克两个大型铌钽矿,扎河坝煤矿、阔克沙依金矿、萨尔托海金矿、喇嘛萨依铜矿等80余处矿床,其中铍、锂储量居全国首位。特别是探明评价了闻名于世的享有“世界稀有金属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可可托海特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三号脉,为国家“两弹一星”发射做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3月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授予“功勋地质队”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