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地质局承担的河南省地质大数据平台(2024)项目(下文简称“平台”)通过专家组验收。作为河南地质系统重塑性改革的关键一环,该平台的建设不仅承载着地质工作现代化的使命,更是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其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得到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为首的专家团队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平台以“四化”(地质成果数字化、地质业务信息化、地质服务智能化、基础支撑国产化)目标为牵引,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地质数据的快速汇聚、共享交换与智能分析,为地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功能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平台定位全空间多源数据集成,搭建地质立体“一张图”。平台建设以数字地表模型为骨架、以高分辨率影像为覆盖背景、以地质调查成果为底板、以地质管理数据为业务核心,集成基础地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采矿等多源数据成果,构建地形、地质剖面、钻孔、断层、水位、矿体等多元地质三维点、面、体模型数据,打造“天、空、地、深”全空间三维地质“一张图”,支持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实现二维三维地质数据管理分析新模式。
平台建设以“全量数据、全时洞察、全局协同、全域治理”为目标,以地质业务运转链条为依托,动态接入应用系统成果数据并挖掘分析提取指标,构建包括产业规划、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多个地质主题板块,为地质部门精准管理、精细服务和组织高效运转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同时,平台充分汇聚全省地质数据,形成“湖仓一体、动态更新”的地质大数据仓库,并以此构建地质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质大数据管理,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水平,在保障地质大数据安全的同时,提升对地质大数据的产权保护与价值。要实现重要数据的电子化数字化,通过地质大数据管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降低重复的投入与消耗,提供精确和可靠的数据资产目录,使地质大数据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实现跨机构的共享服务,更好地支撑地质行业发展。
基于平台搭建示范应用系统,河南地质系统将逐渐形成“1+N”智慧化服务体系,“1”即河南省地质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地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综合服务;“N”是指多个智慧化应用,如目前在建的9个应用系统。
在技术保障方面,河南省地质大数据平台全面实现了自主可控,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均采用国产化技术,在国产化GIS与硬件平台、GIS与数据库、平台应用与软硬件环境3个层面的兼容适配实现了技术突破,确保了整个平台体系安全高效运行。
河南省地质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全省地质信息资源,构建统一、开放、共享的地质数据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该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对传统地质工作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河南省地质工作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标志。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台将持续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实景三维等先进技术,研发推进多模态地质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深化平台建设,提升应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数字地质赋能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