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行业资讯  |  正文
青海盘点2024年地质勘查成果
发表时间 :2025-01-10    来源:中国矿业网

  为全面掌握2024年度青海省地质勘查取得的新进展与新成果,总结地质找矿经验做法,梳理分析存在问题,科学安排2025年地质勘查工作,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青海省地质调查局承办的2024年度青海省地质勘查成果交流汇报会近日在西宁召开。

  会上,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对2024年及“十四五”以来的全省地勘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2025年全省地勘工作思路与工作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介绍了中央财政在青项目进展成果与下步工作安排;省内各地勘事业局、中央在青地勘单位就2024年度地勘成果及2025年工作部署分别作了汇报。

  2024年,青海省地勘工作聚焦新时代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需求,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化实施“四大地质工程”,坚定推进绿色勘查,全年共落实各类地勘项目316项,总资金8.84亿元,新发现普查基地6处、矿产地5处,重要矿种找矿目标全面完成。一是强化“保障”。柴达木盆地钾盐,东昆仑和柴北缘地区铌、金、银、萤石、石英岩等矿产探获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为全面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铜、镍、钴、铬、铍、锡、重晶石、地热等矿产获得新发现、新进展,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夯实“基础”。圈定各类物化探异常400余处,发现各类矿(化)点2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60余处,总结了东昆仑锰、铀等矿产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选区。三是拓宽“民生”。海北地区圈定富硒(铜)土地;都兰察汗乌苏、刚察沙柳河等地区可提交大、中型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实施探采结合井10眼,缓解当地居民用水困难;新发现富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12处,评价地质遗迹景观区7处,地质灾害点22处,民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四是加大“增储”。通过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钾盐、金、钴等重要矿产增加了保有资源量,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矿产资源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五是突出“科创”。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成矿规律、全省重要矿产找矿部署研究进一步深化,理清了下步找矿方向;航空电磁法、蚀变矿物填图等一批勘查新技术方法推广应用,促进找矿效率提升;地质资料二次开发,促进综合信息充分挖掘;地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果转化持续深化,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会议分析研判了青海省地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向,要求聚焦“十四五”任务目标,加强地质勘查制度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生产及绿色勘查责任,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找矿突破新动能,为“十五五”良好开局蓄势增能。

  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相关负责人,海西州自然资源局、省内各地勘事业局及地勘单位、青海煤炭地质局、建材青海总队、矿山企业等单位代表11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