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行业资讯  |  正文
福建:2025推动萤石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实现更大突破
发表时间 :2025-03-07    来源:中国矿业网

  福建省地质工作会议日前在福州召开。会议明确,全省地质系统要推动地质工作内涵时代化、业务体系化、形态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形成“1234”工作思路出发,即“一个引领”(强化党的建设引领)、“两个加强”(加强地质公益服务、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支撑);“三个优势”(打造基础与矿产地质核心优势、打造灾害与生态及海洋地质特色优势、打造数智升级与领域拓展转型优势)、“四个保障”(强化地质科技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强化经济保障、强化文化保障)。

  会议部署了2025年福建省地质系统十个方面重点地质工作任务:

  一要推动战略性矿产找矿实现更大突破,完成铍矿、锂铌钽多金属矿、金矿详查和萤石矿勘探等重点项目,提交一批矿产地和资源量,促进实现省“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二要提升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实施好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新开和完成相关项目,发现一批找矿线索、圈定一批找矿靶区,推动实现全省陆域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谋划开展专题性基础地质研究和成果集成。

  三要拓展地质找矿空间,组织开展找矿突破“再学习、再研究、再挖掘”,着力提升立项质量和找矿成功率,推动与重点市县、重点矿山对接合作,服务闽西、闽中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并加强对具有找矿潜力的自有探矿权的综合勘查。

  四要筑牢地质环境安全屏障,进一步增强地灾防治技术能力,发挥好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技术引领作用,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供汛期地灾应急技术服务,做好预警点监测预警和运行维护,完成增发国债地灾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开展地下水环境、矿山开采、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地质环境安全专项服务,实施好相关重点项目。

  五要提升生态地质服务能力,在巩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传统技术优势基础上,拓展丰富生态地质工作内涵,培育提升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专业服务能力,深化生态地质成果应用。

  六要壮大海洋地质技术实力,加强海洋(海岛)地质调查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才、资金和装备保障,完成相关海岛地区综合地质调查,推进相关海域铪锆石矿勘查,科学谋划“十五五”全省海洋地质工作,强化海洋强省战略地质支撑。

  七要重点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聚焦“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部署,针对性开展产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中高温地热、优质矿泉水、富硒富锌土地、地质遗迹等综合调查评价,推动地质成果与产业发展融合。扎实做好帮扶长汀地质工作,探索地质工作服务县域发展新路。

  八要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加强导向矿种靶区优选,支撑“省专项”项目库建设,支撑全省统一的矿业权出让区块备选库建设。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技术服务,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全覆盖。

  九要持续向多行业延伸服务,推动“土壤三普”项目收官工作,完成省级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省市县数据库建设,做好成果评价报告编制和专题图件制作。加强与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对接联系,打造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行政管理的典型应用场景。

  十要提升地质工作现代化能级,加强地质科技全链条管理,着力提升地质工作科技含量和研究水平。加强关键地质问题研究,提升关键地质问题和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加强地质工作数智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谋划地质大数据建设,探索地质大模型AI应用。(中国非金属矿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