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矿者年会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探矿者年会:讲好新时代地勘故事
发表时间 :2019-06-17    来源:中国矿业报
  有人说,这是一个解构与重构的大变革时代。
  时代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伟大的新时代,如何以地勘文化来反映时代、描写时代、记录时代,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命题。
  对于地勘文化,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曾这样概括总结:“70年的风风雨雨,地勘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克服了无数困难,创造了无数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凝聚升华了一种地矿精神,一种先进文化,一种行业自信,‘三光荣’、‘四特别’和‘铁人精神’都是这种文化的真实体现。”
  穿越70年时代风云,每个阶段地勘文化都附带了怎样的时代特点?当前地勘文化呈现怎样的状态?新时代地勘文学创作要遵循哪些时代特点,要如何讲好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地勘故事?在2019年探矿者年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探秘第三极——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纪事》作者张亚明对地勘文学做了整体阐释。
  不同时代的地勘文化附带不同的时代色彩
  地勘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文学形式记录了地勘行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张亚明认为,新中国以来的新时期地勘文学,是以走进中国地勘历史深处、激活地质人的文化记忆、再现探矿者的历史足迹为特征,反映了疾风骤雨的改革转型、地质人的生命形态与精神追求,以及自我救赎的艰难过程和命运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纪录片《深山探宝》展现了地质队员的形象,《年青的一代》塑造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肖继业的形象。《山中海路》《在柴达木盆地》和《祁连雪纷纷》等作品是老一代作家以报告文学形式塑造的地质人为祖国寻找宝藏的英雄群像。尤其是著名作家徐迟1962年发表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十年动乱刚结束推出的《地质之光》,以及其后著名作家黄钢发表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促使了报告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批知名作家创作出《地质锤》《拥有亿万财富的穷汉》《这里不是台风眼》等一批地质题材的报告作品。随着“山野作家群”的出现,地质报告文学从“贫乏”开始走向“繁荣”。《南海石油凯歌》《世界屋脊的太阳》《大洋惊涛录》《国土之殇》《中国地质拓荒录》《共和国不应忘记》《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光荣与梦想》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告文学先后出炉。
  20世纪90年代起,社会发展进入市场经济转型期。地勘单位进入属地化的阵痛期,虽然也诞生了一批诸如《走向圣殿》《荒原》《纵横青藏》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地矿报告文学由繁荣走向了低谷,是一个不争的现实。
  近些年,社会转型,在此大背景下,地勘文学自有它的热闹和华丽,也出现了一批有着浓郁地质特色、达到一定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重要作品,比如历史散文《大写西域》,电影《罗布泊》《寻明胜》,长篇小说《吾血吾土》、长篇纪实《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生死大营救》《守望大地》《国家大宝藏》《生命在大地上闪光》等,唱响了正气歌,弘扬了主旋律。地勘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活跃的创作主体群,呈现出题材、主题、世界观的多元化写作,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形式多样。
  繁荣的背后,是地勘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局。
  张亚明认为,地勘文学要从“铺天盖地”成长到“顶天立地”并不容易,与生态文学、石油文学、化工文学、铁路文学等行业文学比较,地勘文学在表象繁荣的背后,文学影响力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时代呼唤与之匹配、呼应的文学品格、气度和境界。新时代地勘文学应该具备新的文学观念、审美品格和艺术追求。
  新时代地勘文学有新使命
  文学反映现实,现实烛照文学,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有不同的关注点。
  新时代呼唤新文学,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新时代的地勘工作从内涵、外延、功能、使命都有了新变化,如何从“新时代”“新地勘”的视角重新思考地勘文学,思考地勘文学与现实、与世界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在新时代地勘文学中,“新”的内涵表现在哪些方面?张亚明认为:
  一是新时代地勘文化有新主题。
  进入新时代,传统地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被打破,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地质勘查工作的定位与使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的“大地质”概念正在调整升级,新的服务领域正在形成和拓展。从自然资源部公布的“三定”方案来看,国家赋予了自然资源部二十一条职责,包含了山水林田湖草土地矿产等各方面。地质调查工作范围和空间大范围拓展,不仅有传统陆地的地质调查,还有海洋资源调查和科考及航空遥感调查。
  新的时代,新的需求,既为地勘文学提供了新的主题、新的灵感,也必然涌现新的人物、新的故事。文学创作范围更大了,题材也更多了,矿产、测绘、海洋等领域的事件和人物,中国地勘人的精彩生活,以及其中所喷薄、所涌流的中国地质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都成了新时代地勘文学关切、凝注和含纳的重要内容。地勘文学创作应在平凡的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与营养,更深、更广地挖掘时空与生命,写出更具有时代普遍意义、更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
  二是新内涵要求地勘故事有新特质。
  文学就是社会学和人学,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之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都担当了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性和现实生活的记录与承载,或批判、或表现、或歌颂、或期许等多重文学情感寄托。
  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体系,是对任性的野蛮发展说“不”,对掠夺性的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说“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对“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时代意义认识将愈加深刻。
  新时代的地勘文学必然涉及到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
  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地勘文学最终必须回到抒写的本源——人的内心世界,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彰显鲜明的绿色美、生态美、科学美和哲理美,这是新时代地勘文学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时代要求地勘文化强化“绿色思维”,提高“绿色审美意识”,真正弄明白发展的初心与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要展示关爱自然、以求审美文体的“两山论”内涵,又要进行生态伦理的现代建构和探寻用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打破有悖于绿色的思维定势,针对现实的关切、现实的危机、现实的负面进行理性地批判与反思,唤醒人们对土地、海洋、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尊重。
  三是新形势要求地勘文学完成新突围。
  地勘文学,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史学意义不言而喻。
  一个绿色时代的开启,也决定了绿色矿山、绿色勘查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中的重要部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环保意识的交融交叉,无疑都成了构建新时代地勘文学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新地勘行业的使命的变化,又带来了文学创作内容上的新的传奇和新的故事。地勘文化在新时代的使命被赋予了更多内容,比如,必须拥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情怀。
  在新时代,地勘文学需要突破行业文学已有的创作思维定式,遵照新的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法律、伦理来完成新的形象、寄予文学理想。这也是地勘文化需要完成的整体转向,或者说是整体突围。
  地勘文化创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画地为牢;要用跨界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思维坐标,用复合的知识链条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用创新的意识调整固化的判断标准,立足地勘而不局限,以联系发展的眼光、高蹈宏阔的表现,自觉拓展地勘文学的内在空间,创造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人文意义的好作品。
  新时代地勘文学怎么创作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要深刻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剧烈变革、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为地勘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故事、资源和想像的空间。
  地勘文学创作者,既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新时代形象的塑造者、抒写者,也是新时代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
  那么,如何在新时代地勘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与营养,创作出更具有时代普遍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张亚明认为,首先,地勘文学创作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思想是文学动人的核心力量之一。创作者要聚集时代的光亮,照亮时代的幽暗,向时代提供向善向美向真向正的能量,传递富有人文观照的人类忧思。
  他表示,当前喧嚣浮华的商业社会,文学创作上消费主义倾向蔓延,文化和思想流失严重,精神面貌脆弱而苍白,“扁平化”“平面化”“媚俗化”“市场化”成为时代文化的特点。
  人应该怎样生存,是走向崇高,还是走向粗鄙;是追求精神的独立,还是陷入物欲的深渊?当年的地质“三光荣”精神曾经给出过深刻的回答。而在今天,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上有担当,脚下有生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映强有力的现实危机与关切,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魂魄;既要敏锐地捕捉时代的火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展现地质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嬗变轨迹和对美丽中国的畅想,也要善于抓住波澜壮阔的大主题,大开大阖、畅快淋漓地进行大书写,把地勘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抒写好,把地勘人的精彩生活展示好,把新时代地勘行业科技发展的演变轨迹记录好,把地勘人群体共有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其次,地勘文学创作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自觉主动地投身地勘生活的激流。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地勘行业意蕴深邃、震撼心灵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创作者要有厚重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手法,才能写出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优秀作品。要拒绝被屏幕里的生活、碎片化的信息所左右,要避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生活体验,要杜绝“无本之木”的文学想像和情节虚构。地勘人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小人物身上往往折射着时代风云变化的痕迹。要提升发现故事、讲好故事的能力,要认真倾听时代的呼吸,感受时代的脉动,善于从基层地勘人的喜怒哀乐入手,展现地勘人的生活现状、人生故事和命运状况,在生活的激流中捕捉创作灵感,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人站立起来、鲜活起来,笔尖朝下,主题向上,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力量、有悲悯之心、有人性之光的作品。有了扎实的地勘生活观察和体验,就能提炼出新时代地勘人的精神风貌,使地勘人形象拥有结实饱满的内核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再次,地勘文学创作要摆正“小我”与时代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的时代抱负,是民族理想,无数个人的“梦”汇入“中国梦”,才有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地勘文学创作如何摆正“小我”与时代的关系?如何将艺术形式和艺术主题完美地统一?如何在新媒介、新词汇不断翻新的情况下,寻找到更为适合的艺术传播渠道?如何创造性地书写当下丰富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新时代记录者和号角手?这是对每个进行地勘文学创作的人提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目前,有的写实性作品只着重写实,忽略了个体与群体的必然关系,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要深刻而清醒认识的是,“中国梦”是“个人梦”得以实现和起航的“精神场”,无论地勘文化作品讲述地勘人海外的市场拓展,还是展示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地勘事业,都要有“民族意识”,要以中国文化的立场,讲述中国地勘人的时代故事,展示生存经验,刻画符合时代的艺术性格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