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矿者年会  |   新闻资讯  |  正文
从探矿者年会看地勘单位走向
发表时间 :2019-05-31    来源:中国矿业报
  5月29日上午9时是2019中国探矿者年会正式开幕的时间。时间未到,诺大的北京会议中心九号楼三楼会议厅已座无虚席,稍晚一点到会的嘉宾不得不在后排站着。
  这并非政府部门组织的会议,而是行业组织自发召集的会议。在记者的印象中,一般情况下,出席这种类型的会议,人会比较松散,但事实恰恰相反,此次参会者的踊跃程度和对参会时间的准确把握度,完全超出了大会组织者——中国矿业联合会的预期。
  上午9时整,2019中国探矿者年会正式开始,这是地质工作者的盛会,也是全国地勘单位一场大型的交流会。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紧随着地矿部的撤并,上头没有了“管家婆”,这些曾经为国家建设长期奋斗在野外找矿队伍,突然间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有很长一段时期,似乎有点找不着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全国性探矿盛会,对地质工作者而言,“哥开的不是会,哥恋的是地质情节。”
  地质工作是一项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承载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地质找矿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决策层关心的问题,而作为地勘单位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从事基础性工作的地勘行业,应该是整个大棋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勘单位怎样落子其中?而国内生态红线的发布,给以找矿为主业的地勘单位也带来了很大的束缚。那么,面对当前的形势,地勘单位下一步的发展之路究竟该怎么走?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这也正是本次会议的“引爆点”。
  本次会议以“继承优良传统,主动转型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会议组织者立足国家改革发展大势,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地质行业发展,心系地质工作者的情怀。
  回顾我国地质工作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2月。在那个积弱积贫、战火频仍、风雨如磐的年代,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为代表的地质先驱以实业救国、科学报国为己任,在装备落后、经费匮乏、人才短缺的条件下,传授知识、培养新人,跋山涉水、潜心学术,开创了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先河。
  当时民国政府建立的农商部地质调查局,被蔡元培先生誉为“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新中国成立之后,民国时期的200多位地质先驱成为新中国地质工作的火种。70年来,地质人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地质先驱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地质工作70年的历史,是中国地质工作者找矿立功、报效国家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地质工作者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取得了以大庆油田、白云鄂博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矿、德兴铜矿、金川镍矿、大厂锡矿、东胜-神木煤田等为标志的找矿成果,极大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有力保障了五大煤炭基地、十大钢铁基地建设。进入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立足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取得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南方页岩气勘查从长江上游到中游的战略性拓展等重大突破。地质工作不仅为我国规模庞大、种类齐全的黑色冶金、有色矿山、化工和非金属等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工业粮食”,也为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奠基,为300多个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地质工作70年的历史,是中国地质工作者拓展领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为青藏铁路、成渝铁路、武汉长江大桥、三峡工程规划等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规划选址选线、优化建设方案、工程勘察施工等基础支撑,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近年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土修复、脱贫攻坚、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经济区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质工作不断从地下到地上,从浅部到深部,从陆地到海域,从民用到军民融合,拓展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军事地质等新兴前沿领域,增强了多门类/多要素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能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民生福祉提供了一系列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
  70年地质工作的历史,是中国地质事业科技创新、走向世界的历史。70年来,我国科学家提出了地质力学学说、多旋回构造学说、断块构造学说、地洼学说等,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古生代海相生油理论,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成矿系列(系统)等成矿成藏理论,指导我国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技术、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等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航空重力和航空电磁探测技术、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米钻机、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研发成功和对地观测卫星陆续发射并投入使用等,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装备研发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地球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变、黄土地质、岩溶地质、华北克拉通破坏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1996年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在中国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地质科技开始走向世界。之后,岩石圈深部探测、岩溶地质、地球化学填图等成为我国地质科学家引领国际地质合作的新方向。
  地质工作70年的历史,是中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构建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地质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国“百局千队”格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过渡,地质工作机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到探索专业化队伍改组、尝试多种经营、进行“三化”(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改革,直到实现政事(企)分开的多次改革调整。1999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体运行,地质工作由中央统包统揽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之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关系等分工,确立了企业在商业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
  70年地质工作的历史,是中国地质事业凝聚共识、积淀文化的历史。70年来,中国地质工作者弘扬爱国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建设时期的游击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地质工作传统和地质文化。先后凝练、积淀,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传统和“爱国、创新、奉献”的李四光精神。当前,“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正在成为新时代地质文化主旋律。
  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历史和新中国地质工作70年历史表明:地质工作历史,是地质人报效国家与服务人民的历史,是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是地质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历史,是地质文化创造与传承的历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呈现出“三期”叠加的特征。
  一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需求结构与产品服务体系调整优化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要求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经济、可靠的能源、矿产、水、粮食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求地质工作发挥更加精准、有效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要求地质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成果产品与更加优质的服务供给。
  二是地球系统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的发展方式转变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科学及其理论快速发展,以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大数据观的理念正在形成,以应对各种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导下,地质工作正在经历着一轮全方位的革新,包括工作模式的革新,工作内容的全面拓展,产品成果和技术方法的创新等。
  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国际合作扩展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扩大国际合作,引领推动全球地质工作的发展,推动我国地质工作的边界和视角向区域和全球层面拓展,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性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提供地质领域的“中国方案”。
  会议认为,新时代赋予了地质工作者新使命,更需要新作为、新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调查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探索多要素、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强化地质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双引擎”作用,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取得若干领域新突破。地质工作者要勇立新时代潮头,继承和发扬传统优良传统,高举“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旗帜,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优化和调整地质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实现工作对象由岩石圈向地球系统各圈层及其相互作用拓展,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地质找矿重心的调整。地质找矿是地质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要进一步突出国家急需、紧缺的页岩气、页岩油、天然气水合物、铀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矿产,水资源等战略性资源。
  二是加快地质工作领域和范畴的拓展。地质工作要抓住机遇,加强灾害灾变地质、环境安全地质、城市地质、农村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多门类/多要素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新兴前沿领域的发展,助力提高民生福祉。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地质工作向境外的拓展。
  三是加强地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要着力加强地质理论、方法、技术创新,提升地质工作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是加快地质工作改革的步伐。地质事业的改革永远在路上,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以及地质工作产品和服务体系。
  五是继承和弘扬“三光荣”传统、李四光精神,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
  会议认为,地质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地质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把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地质工作的服务水平,着力提高地质工作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