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7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全国地质资料馆、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地质资料馆等单位支持的“2025年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二次开发利用高级培训班”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以“强化地质资料管理 提升二次利用效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精神,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能力。帮助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和二次开发利用水平,高质量推进地质资料汇交、服务、信息化及保密管理工作。中国矿业联合会索耀莉副秘书长、安徽省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安徽省地质资料馆)戴稼副主任(副馆长)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培训班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助理孙宇主持。
索耀莉表示,我国正在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资料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高质量推进地质资料汇交、保管、服务和二次开发利用等工作,其规范化管理、数字化转化与深度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戴稼表示,地质资料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中国矿业联合会利用其资源、平台等优势,围绕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举办过很多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培训班,但是以地质资料管理与二次开发利用为主题的还是第一次。把首次机会放在安徽,充分体现了对我省地质资料事业发展的关心认可,让我们倍感欣喜。近年来,安徽省地质资料馆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围绕“收、管、研、服”4个方面,抓两头、强基础、促中间,以“收”为先不断完善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机制,以“服”为本加快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与应用服务。
图为培训现场
培训班邀请权威专家,围绕地质资料馆藏管理规范、岩心数字化地质应用、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矿山企业地质资料数据二次开发利用、人工智能AI找矿预测方法研究、大模型在地质找矿全链条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进行授课。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王京彬强调,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时刻理解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意义,在掌握地质资料相关信息的同时,必须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如紫金矿业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实践中,在老区用新思路新方法能找到矿,在新区用老思路老方法也能找到矿,唯有在老区用老思路老办法找不到矿。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肖克炎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我国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多个“久攻不克”的矿区已实现突破。AI技术推动找矿模型的变革,实现“大数据智能驱动”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型意义重大。
培训期间,组织学员赴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开展了现场教学。
图为学员到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开展现场教学
来自全国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第三方服务机构、矿业设计单位等机构的百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