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钼业以三大创新打造国际矿业奇迹
发表时间 :2019-10-23 来源:中国矿业报
第21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发布的《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矿业为人类提供了227亿吨的能源、金属和重要非金属矿产,总产值高达5.9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9%……从此报告可以看出,矿业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在为全球矿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除了国际矿业巨头,也不乏从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县城走出来的矿山企业——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钼业)。
洛阳钼业位于“十三朝”古都河南洛阳的西南部,近年来,随着不断的改革发展和海外并购,该公司目前拥有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是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及金属贸易商、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同时,洛阳钼业也是全球第二大的钴、铌生产商,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A+H两地上市平台的国际化矿业集团公司。
原本一家县级矿山企业,缘何在短短数十年时间内一跃进军国际矿产能源市场并成为佼佼者,值得探究。
奇迹一: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腾飞
众所周知,矿山开采作业属于高危险性工种,矿山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为切实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洛阳钼业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出国内首个无人采矿应用技术成果,把5G技术应用于矿山生产,通过5G环境下对无人采矿设备的运用,打造无人矿山,在有效节省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矿区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矿业大会期间,在洛阳钼业的展位上,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发本拿出手机,向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该集团公司所属三道庄矿的一线工人早晨告别家人来到矿山上班,坐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手持类似于游戏手柄的操作杆,操控着位于千米之外的采矿一线的挖掘机实施装载作业,而满载着矿石的无人运输卡车井然有序的行驶在矿区蜿蜒盘旋的矿道;下班后一尘不染地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整个短片呈现出一派祥和的画面,完全改变了以往社会大众心目中矿工灰头土脸、矿山高危的形象。
李发本介绍:“智慧矿山,绿色开发、智能开采是未来矿山开采的方向。只有我们做到绿色开采,智慧智能矿山,才能改变传统社会对矿山矿工傻大黑粗,高污染、高危险,高劳动强度、高成本的传统认识,让矿山企业走出困境,适应目前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洛阳钼业作为国内钼钨行业的龙头企业,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走智能升级之路,积极引领传统矿业企业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集团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方面积极探索,建成全国首条遥控露天采矿生产线、全球首个5G矿山无人驾驶矿车,助力国内首个智慧矿山建设。同时,依托工业信息化技术,打造多个选矿和冶炼产业智能车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在境外,洛阳钼业拥有的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100%自动化井下开采的矿山。
今年6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大会上,洛阳钼业首次亮相的无人矿山设备受到与会观众的极大关注。展台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5G网络,自如操控远在千里之外洛阳栾川钼矿的挖机和矿车,进行露天矿区钻、铲、装、运全程无人作业。
不仅如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洛阳钼业积极推进矿用柴油车辆的电动化改造,在全国率先研发和投用纯电动矿用卡车,同等条件下比柴油车辆节能70%以上。
“未来洛阳钼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纯电动矿车改造基础上,完成智能装备与新能源改造的结合,努力研制出集纯电动驱动、远程遥控操作及无人驾驶技术为一体的智能环保型采矿装备。”李发本介绍说。
奇迹二:“混改”让企业迈向快速发展之路
据记者了解,20世纪90年代,洛阳钼业还是一个县级中型矿山企业,机制不活、市场狭小、包袱沉重的通病在洛阳钼业身上同样存在。为了克服“吃大锅饭”、股权责任不清等各种问题,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公司高层下决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4年公司引入有雄厚资本和市场经验的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商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经过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由国有独资转型为“政府引导、民营主导、股份制架构”的混合所有制跨国公司。
“混改”为公司集聚了快速发展的强大动能,犹如一架咆哮轰鸣起飞的战机,一跃腾空,实现了市场化发展的转型之路,并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双重飞跃。
“混改”之后,洛阳钼业推进体制机制转换,打破铁饭碗,职工身份由全民所有制改为合同制,建立总经理负责制和层层承包经营责任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剥离非核心产业,精干主体,轻装前进。
尤其是在第二次“混改”后,成为控股股东的鸿商集团力推公司大刀阔斧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推行低成本战略;打破各种不良弊病,按业绩用干部,能上能下,定岗定员定责,绩效考核,精简机构,精简人员;以低成本运营为目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推进“国内优化、海外并购”的双线战略,实现资产、收入、利润的多元化,提高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在各种激励措施下,各项技术研发实现了快速突破。例如,在节约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实现了浮钼尾矿伴生白钨综合回收及产业化,在低品位白钨矿选矿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等多项殊荣。钼精扫尾矿极低品位铜综合回收产业化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年产铜精矿5400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钼精矿焙烧尾气铼回收产业化技术,年可回收高铼酸铵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万元。两项技术成功入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不仅如此,近年来,洛阳钼业在资源“吃干榨尽”方面做足文章,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对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回收,目前,白钨回收选矿规模达到30000吨/日,成为全球最大钨生产商之一。对尾矿渣回收利用,钼钨冶炼板块年生产副产品硫酸4万吨、磷肥2万吨、钼酸铵600吨。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改革和创新,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所谓改革,就是机制的转换。洛阳钼业重点通过企业改革,实现了现代企业管理和跨越式发展,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洛阳钼业走到今天的最大原生动力。”李发本向记者讲述时脸上不时泛起坚毅的表情。
奇迹三:扬帆出海,成就国际化矿业公司
投资海外,保障需求。洛阳钼业一直以来怀揣着一颗产业报国的心。做足资源保障文章,立足国内,辐射全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共同打造资源型企业是洛阳钼业的“中国梦”。
在资源全球化发展方面,李发本认为:“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在某些矿产方面,国外矿产的资源禀赋要优于国内,这时就要取长补短,积极‘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禀赋好的矿藏来补齐国内某类矿产的短板。”
洛阳钼业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在国际国内受人尊敬的国际化资源公司。
“何为受人尊敬?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司要处理好各方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共赢关系,惠及一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使公司受人尊敬;技术创新、行业引领、产品出众才能受到市场青睐,获取超额收益,使公司成长壮大并产生影响力。这也是洛阳钼业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和打入世界前列的根本。”李发本向记者坦言。
除此之外,洛阳钼业还有着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海外投资策略方面,洛阳钼业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更好且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创新运营管理方式,依靠精细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多级发展实现企业“东方亮,西方也亮”的目标。这也是洛阳钼业海外投资的致胜法宝。
在资源丰富的非洲大地,刚果(金)Tenke Fungurume矿区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产地之一,设有6个矿产开采权,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矿区面积。该矿区自2009年正式开始采掘并投入生产。2016年,洛阳钼业累计以约38亿美元收购该铜钴矿80%的权益。在北美的巴西,2016年,洛阳钼业以15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旗下的巴西铌磷业务,目前在巴西中西部地区建有三个铌选矿厂、两个磷酸盐浮选厂。2019年,洛阳钼业以5亿美元对价收购全球第三大金属贸易商,成功进入全球有色金属供应链领域。2019年9月,洛阳钼业以62.66%的跨国指数,位列2019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第34位,在入围的16家矿企中排第五。
“我们此前主营的是钨钼、铜金业务,现在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我们的运营资产已经遍布五大洲,是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及金属贸易商之一、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的钴、铌生产商,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之一,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李发本无不自豪地说。
“虽然成绩满满,但距离洛阳钼业的全球资源策略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整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继续做大资源主业。构建统一的CMOC文化,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外资企业,将优质的国外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为保障国家资源能源需求尽自己的力量。”李发本表示。
最后,李发本认为,中国矿企在海外投资方面,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不同,如何将中国元素与外国企业文化融合,或者是中外企业能够互相包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中方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四大信号,全球矿业新时代开启!
下一篇:不能忽视大宗矿产品供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