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河:海外矿业项目凭什么挣钱?别指望等矿产价格上涨
发表时间 :2017-09-26 来源:采金人
“过去矿业‘走出去’成功的案例较少,关键是把握投资机会。”9月23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在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企业CEO论坛上表示,矿业高度泡沫阶段往往会出现并购的重大失误,而矿业低迷时期,整个市场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矿业企业也经营困难,矿产价值会被严重低估,逆周期并购不容易犯大错。不过,这时敢于并购的企业需要胆量和远见,这并不容易。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矿产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全球化配置矿产资源成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不过,这些年“走出去”最终实现回报的投资项目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矿联统计,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失败率高达80%。海外投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收购价格偏高和缺乏海外管理经验。
“矿业是非常适合中国人从事的行业,中国公司完全有能力在矿业行业创造新的重大成就。”在陈景河看来,矿业是一个既艰苦又极为需要创新精神的行业,而中国人一向具有吃苦耐劳且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
他认为,作为后来者,我国“走出去”的矿业企业不仅要熟悉并遵守国际标准和惯例,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国法规与尊重当地习俗,对标国际先进的同行,而且更要有自信心,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如果一味地认为自己是后来者,什么都向人家学习,那是不行的。相反,我们非常适合这个行业,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陈景河认为,出售的海外矿产项目一般都会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且销售价格也是按剩余资产净值估算出来的,只有干得比原企业还好,才可以收购。“海外矿业项目凭什么挣钱?别指望等矿产价格上涨。如果只能指望市场价格上涨,那么建议还是别收购。收购的关键是自身的竞争力。”陈景河说。
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的业绩数据显示,500强企业中有43家企业亏损,其中30家为矿业企业,占亏损企业的70%,而这30家矿业企业包括12家煤炭企业、8家钢铁企业、10家有色企业。500强企业中共有16家有色金属矿业企业,总营收总额为2.1万亿元,资产总额为2.4万亿元,盈亏对抵后亏损12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96%,亏损面达62.5%,并且矿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89.88%。
这一数据,让陈景河也感觉到震惊:尽管2016年下半年矿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地反弹,但从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来看,矿业行业形势仍旧非常严峻。
“2016年矿业企业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均为负数,与其他行业形成鲜明的对比。”陈景河说,“2016年,矿业是在所有行业中表现最差的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采矿业利润率从2014年的9.67%下降至2016年的3.68%,位居规模以上工业的行业最后一名。对此,陈景河指出,中小矿业企业效益好于500强企业,说明我国矿业企业大而不强。
陈景河认为,我国矿业界人士应高度关注三个问题:矿业项目投资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大等特点,矿业成为风险最大、最艰苦又最不赚钱的行业;资本的天性是趋利的,以矿业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难以得到资金的青睐;一个没有持续的资金关注和重视的行业,发展前景是非常令人堪忧的;中国的矿业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市场主体的作用,建议适当修订。
“办证难、交易难、退出难是我国矿业的普遍问题;没有活跃和透明的矿业市场,行业的衰退指日可待,急需简政放权,充分释放活力。”他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矿业法规缺乏更多保护地质勘查及开发投资者权益的条款。目前,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基本是由企业出资,保护勘查开发成果的“财产权”迫在眉睫。
“缺少市场的认同和投资,矿业行业的全面萎缩并非危言耸听,尽管近期供给侧改革及环保风暴为部分企业带来喘息机会,但问题的本质尚未解决。”陈景河呼吁,政府部门要高度关注矿业行业存在的困难,全面修订已经不适合矿业市场的法规,除了环保安全务必要从严要求外,其余方面应给矿业企业适当松绑,同时要高度重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希望矿业行业的协会应该更加深入基层,了解行业现状,为行业排忧解难。当然,矿业企业必须严格自律,尤其是安全环保方面,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