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5日,以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的油水井封堵剂,已在准噶尔盆地的油田应用185井次,累计增油6.5万吨。
“这是工业废渣循环利用在油田开发取得的成效,在国内尚属首次。”矿渣封堵剂主要专利发明人、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潘竟军说。去年年底,由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矿渣封堵剂(中低温体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项发明将炼钢过程产生的高炉矿渣研发为油水井封堵剂。“相比常用的水泥类封堵剂,矿渣封堵剂的性能更优,成本仅是水泥类封堵剂的一半。”工程技术研究院压裂酸化所副所长邓伟兵说。
这也是继这个院的“一种稠油热采高温矿渣封堵剂及在注蒸汽开采油田中的应用”获得国家专利后,同类产品第二次获得国家认可。
在油田开发中,封堵剂常被用来“治水”,即被用来解决因水而生的问题。例如,用于堵住高含水油井的出水通道,避免大量水与油同时被采出;被用来堵住相应的水窜通道,改变注水通道的流向和大小,增强水对原油的驱动力,确保有效采出原油。
“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各类油藏状况复杂,深井日益增多。在稠油注蒸汽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高温蒸汽易窜等原因,注入的蒸汽在地层中窜进通道,发生气窜现象,影响了注蒸汽的效果及注入蒸汽的利用率。有些油藏还存在大孔道漏失层及裂缝。因此,无论是凝胶类调堵剂,还是水泥类封堵剂,在‘治水增油’上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邓伟兵说,“这是我们研发矿渣类封堵剂的直接原因。”
与水泥类封堵剂相比,矿渣封堵剂的使用浓度只有水泥类的2/3,用量少,可减轻操作人员现场配制封堵剂的劳动强度。其悬浮分散性也相对较好,稳定时间长。此外,矿渣的颗粒粒径相对较小,能够大剂量注入,易进入油藏深部,封堵效果更好,有效期更长。
据悉,矿渣封堵剂的成本只有水泥类封堵剂的一半,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高炉矿渣封堵剂的使用,能有效利用工业废渣,不仅减少了工业废品的环境污染,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矿渣封堵剂项目于2001年进入现场试验。2005年,这个项目通过对矿渣活化剂体系的研究,研发出中低温和高温两套活化体系配方。由此,矿渣封堵剂可以应用于地层温度在30摄氏度至300摄氏度的油水井或稠油注汽井中,解决油藏大孔道、裂缝及注蒸汽气窜通道难封堵等问题。
“矿渣封堵剂调配简单、性能稳定、施工方便,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工业废渣的新用途,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潘竟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