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拉动全球矿业市场企稳回暖
发表时间 :2021-10-25 来源:中国矿业网
由自然资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10月21日在天津开幕。10月22日,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0-2021)》。报告认为,疫情以来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总体萎缩结构分化,中国拉动全球矿业市场企稳回暖。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总体萎缩、结构分化,能源、大宗矿产消费下降,新能源矿产消费较快增长。2020年,全球能源总消费下降4.5%,为二战以来最大降幅;石油、煤炭、天然气分别下降9.5%、3.9%和2.1%,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长9.7%。铁、铝分别下降0.2%和0.7%;铜、锂、钴分别增长6.2%、15.3%和7.3%。
气候变化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转型,全球矿产资源供需结构和矿业格局正孕育重大变化。低碳经济背景下,传统矿产资源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矿产需求快速增长。煤炭、石油、铁、锰等传统能源资源供应国的地位将有所下降,锂、钴、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供应国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经济快速复苏,有效拉动了全球能源资源消费需求,拉动全球矿业市场企稳回暖。2020年,在全球矿产资源需求总体萎缩的情况下,中国逆势增长,石油、铁、铜、铝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2.0%、9.1%、17.1%和6.4%,进口量分别增长7.3%、9.5%、33%和10.9%,为稳定全球矿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通过互惠互利的国际矿业合作,与世界各国建立积极的矿产资源开发与贸易双边关系,积极维护国际矿产品贸易正常秩序,促进全球矿业开放合作与共同发展。
《报告》预计,随着疫情后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弹,主要发达经济体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升高,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出现结构性分化,给全球矿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矿业市场持续震荡调整成为常态。从中长期看,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将出现分异,战略性新兴矿产需求加速增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矿产资源需求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必将推动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变化。
10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这是我国研究机构首次基于自主建立的全球矿产储量数据体系形成的专业报告,也是我国研究机构为国际矿业企业投资经营、全球资源供需对接、“一带一路”矿业合作与繁荣发展提供的重要基础信息产品与服务。
评估报告系统采集了全球3168个矿山项目“第一手”数据,全面客观的反映了全球锂、钴、镍、锡、钾盐5种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特征。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锂矿(碳酸锂)储量1.28亿吨,资源量3.49亿吨,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钴矿储量668万吨,资源量2344万吨,刚果(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最为富集。镍矿储量9063万吨,资源量2.6亿吨,印度尼西亚位居全球储量第一,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资源丰富。锡矿储量327万吨,资源量807万吨,中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锡矿主要产地。全球钾盐(氯化钾)储量129亿吨,资源量430亿吨,俄罗斯、加拿大、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四国储量占全球80%,俄罗斯超越加拿大成为钾盐第一储量大国。从消费端来看,2020年全球锂(碳酸锂)消费量约40万吨、钴约17万吨、镍240万吨、锡38万吨、钾盐(氯化钾)5400万吨,相对于现有储量,全球锂、镍、钾盐资源保障程度较高,钴、锡保障程度相对较低。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快建立健全全球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体系与评价机制,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全球40种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动态评估,并及时发布服务,积极为推进全球矿业治理、构建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