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报)海外论坛中亚篇|地缘优势比较明显 政策法律日趋成熟
发表时间 :2017-12-05 来源:矿业报
编者按: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海外矿业投资高层论坛11月28日-29日在京举行。论坛以“跨产业携手,推动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为主题,旨在打造矿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平台。论坛分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东北亚和中亚地区、澳洲和北美地区六大板块,邀请众多具有海外投资经验的矿业企业的“大咖”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宏观形势分析、运作实例到风险防范,全方位、多层面地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海外矿业投资的问题与对策,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从今天起,本报分别报道有关专家在这六大板块上提出的真知灼见与深度解析,以期为有意赴这些地区投资的企业或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借鉴或决策参考。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现状是怎样的?未来的矿产资源潜力如何?有哪些成功的投资实践?怎样科学研判这一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如何做好风险防控?记者发现,这一系列问题在第二届海外矿业投资高层论坛上都能找到答案。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美好的合作前景
“开展矿业开发合作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符合双方需求,具有美好的合作前景。”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孟广路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开展矿业开发合作对我国地勘及矿产企业摆脱“饱和”,积极应对去库存、去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满足对生态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实现经济顺利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无论是从陆桥还是从经济走廊的意义上来看,中亚及其邻区都占据着核心位置,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中亚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地段,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及工业基础又相对滞后。”孟广路认为,中亚是海外矿业投资优选区域。
他摆出一组数据加以佐证,“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矿产就有90多种,铀的B+C1级储量为50万吨,占世界铀储量的25%;塔吉克斯坦铅锌矿储量位居中亚第一,锑矿储量居亚洲第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吉尔吉斯斯坦锑产量居世界第3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14位;乌兹别克金储量居世界第4位,总资源量达20000吨,而铜矿探明储量2500万吨;土库曼斯坦则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多种非金属资源……”
孟广路表示,“中亚地区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无论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等各类地质矿产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亚五国之间又各有特色。
投资政策和法规相对成熟,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
论坛上,新疆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聂书岭详细介绍了中亚国家的矿业投资政策。
她指出,中亚国家基本都制订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矿产资源开发相关政策和法规,致力于发展经济,积极寻求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乌兹别克斯坦制定了《地下资源法》、《税法》、《外资法》、《环保法》等,外国投资受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所得可以自由汇出境外;土库曼斯坦制定了《外国投资法》、《自然保护法》等,外国投资受国家保护,投资者可将合法所得汇往境外;吉尔吉斯斯坦制定了《投资法》、《劳动法》,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比较规范;塔吉克斯坦对外商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外方进口的资产设备免缴关税,外资企业可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参与矿产开发。”聂书岭介绍说。
关于这一点,孟广路持相同看法,他介绍,“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制定了2015年~2035年采矿行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既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吉尔吉斯斯坦政方合资合作勘探开采,也允许外国公司独资从事矿产资源的研究、勘探和开采( 金矿除外),并立法加以保护。”
对外矿业投资既要准备充分,又要科学决策
关于地矿企业走向境外进行矿业投资的前期准备和风险防控,孟广路道出了他的看法。
“要进行两手准备:一是心理准备,要认识到境外工作难度远大于国内,会遇到在国内工作很少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既不能畏难惧外,也不能盲目乐观。二是人才准备,要选派德才兼备,具有开展境外工作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健康适应性强的人员。”
此外,他还指出,综合分析、科学甄别筛选投资项目,是境外矿业投资的前提和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一是要根据项目所在地,明确已有资源及找矿潜力;二是要探索掌握当地基础设施、市场条件、地形气候、地质资料、地质技术服务和劳动力供应等,探索矿产勘查条件和开发条件;三是要全方位了解政治环境,认知当地政局稳定性,以及安全和腐败问题、资源民族主义等;四是要熟悉把握中亚国家的矿业开发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境外矿业投资已开花结果,企业应自信自强
由于是中塔两国在2006年上合组织会议上确定的工程项目,2009年12月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项目换资源”的形式取得了塔吉克斯坦两处金矿的探矿权。
“经过2011年~2017年7个年度对金矿项目的现场核实和远景区找矿勘探,证实了金矿的开发价值。期间,申请了东杜奥巴金矿采矿许可权,2013年~2014年度实施前苏联时期的探矿巷道清理修复工程和已有矿区补充勘查及外围空白区地质找矿工作,自主勘查的上库矿区今年获得采矿许可权,已获得国家海外风险勘查专项资金1200万元的支助。”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久明娓娓道来,充满自豪地介绍了该公司通过资源换项目的方式。他表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取得塔吉克斯坦两处金矿的探矿权后,先后承担成套项目工程,深化资源领域合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强调了“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价值,宣传了我国矿业“走出去”的经验和做法。
孟广路也对“走出去”战略充满信心。据他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国家间合作项目和援外项目,形成了丰富的境外基础地质资料和信息成果,筛选出了一大批找矿远景区和靶区。
“有意‘走出去’的企业和地勘单位要积极跟进,加强衔接合作。同时,也要及时向我国驻中亚国家的使领馆汇报项目情况,时常与当地的中资企业保持沟通与联系。”孟广路认为,有效利用各方合作力量,是保障投资顺利开展的支撑。
境外矿业投资有利有弊,要因势利导合理规避
境外矿业投资既有先天优势,也难免会“水土不服”,遇到种种现实问题。企业需要有足够的客观认识,更需要人才和智慧去应对,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睦邻友好关系和重要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地缘优势创造的便利条件,中亚国家热切的经济技术发展愿望……”聂书岭介绍了我国企业参与中亚矿业投资的几大优势。
但聂书岭同时也指出了在中亚国家投资矿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国家的腐败现象,法律、法规、政令多变,获取矿权程序复杂且不透明;劳务签证控制严格,项目急需的技术人员入境受限;矿山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普遍存在;矿产开发项目经常受到当地居民的干扰和破坏;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资保护机制等。
聂书岭建议,“中亚矿业投资要注意合理配置项目人才,详细了解中亚国家的矿业开发政策及法规,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熟悉矿业开发流程的律师,聘用熟练掌握当地官方语言或俄语的翻译,确保顺畅、准确沟通,严格遵守对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及风土人情,及时向我国驻中亚国家的使领馆汇报项目情况,并与当地的中资企业保持沟通。”
“一是要采取合规经营策略,在塔投资应聘请当地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二是要注意企业本地化,在塔投资企业只有融入当地社会和社区,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三是要充分利用引资优惠政策,争取减免税待遇。”李久明结合其在塔吉克斯坦实施项目的实际经验,对在塔吉克斯坦投资提出了数条实用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经济建设和全方位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是时代所应、发展所需。只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中亚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市场,以开放而严谨的态度把握行业趋向,抓住丝路建设机遇,我们相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可望成为现实,国内有远见的地矿企业将从中受益。